明水旧事红旗小学文/凯风
明水县城原来有五所小学,红旗小学在东北域是第一小学,东风小学在东南域是第二小学,育新小学在西北域是第三小学,三好小学在西南域是第四小学,再有的是东街城外的淀粉厂子弟小学。
红旗小学规模最大,也是成立最早的学校,在伪满洲国时期就已经建校,叫国民优级,据说是青冈拜泉一带规模最大的小学,在明水县也是一直执全县教育界牛耳。学校的建筑有异于其他学校,4行青砖铁皮房,纵向居中被一大走廊南北贯连,分割出的东西两侧,各挎三间教室,有小走廊贯通。自南向北第一行东侧是大礼堂,半趟房为一间全面贯通,不设走廊。主席台坐东向西,南北开窗透气明亮。西侧是教导处,是老师集中备课批改作业的地方,自然也是学生淘气挨批评的地方。再向北依次是五年级、四年级、三年级、二年级、直至一年级新生的教室。小走廊除了与大走廊贯通外,东西两头都有开门,而且是防寒的两道门,每天学生从正门侧门大小走廊涌入,间操和课间休息,各门涌出,解散集中各取方便,冬季保暖,夏季防雨。每间教室除了有通向小走廊的教室门,也有通向校园的应急角门,都是锁死未见开过。小走廊与教室之间有玻璃窗户,既便于通风和给走廊采光,而最主要的功能恐怕是便于校长和教导主任检查各班授课和自习纪律情况。
每年新生入学要从北侧最后一趟房开始,二年级向南晋级一行,及至涌进第一行的大礼堂举行毕业典礼,已经是学成挺胸向南走出校门了。一年级新生的课桌矮小,向南逐次加高,甚至教室的窗台也是逐次加高,以致低年级的学生想偷窥高年级的教室都不容易够到窗台,无形中增加某些神秘感,而高年级学生一般是不屑回头去看过去的教室,一是没有到善于回忆的年龄,二是更有高年级的神秘所吸引,一直的愿望就是向南向高,向着礼堂毕业典礼。有时高年级学生也会训导低年级的学弟“喂!一年级小豆包!二年级窜窜高!”小豆包们往往知趣的逃开了,也无不急切的盼着自己早日升级,摆脱小豆包垫底的地位。
红旗小学的历届学生们都应当对两件事留有深刻的印象,经年历久甚至已经成为了红旗小学的标志。一是正门前甬道中间的一棵大榆树。大榆树是由三颗榆树拧在一起生长的,早年树皮的纹理的确是旋转的,据说该树是三八年三个学生种植在学校的西南角的食堂窗下的,四二年移植到甬道中间,其间寓意不得而知,因为它是伪满洲国建校初期植下的,说到寓意恐怕也是反动透顶的。围着榆树的圆盘向斜下里八个方向引出甬道,甬道用青砖铺成坡水的拱形,道牙子外侧是修剪整齐的榆树墙子,榆树墙子分隔出来的区块中种植着丁香树。甬道分流了入校学生们的人流,引导了部分学生向两侧经小走廊门进入教室,正中间的甬道并无规定留给老师和高年级同学使用,可如果有新生真的不知天高地厚走了中间的甬道和大走廊,就会被高年级的学生“抓小豆包”的恶作剧捉弄,久了,无形的规矩也就立下了。
第二个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就是老教工老赵太太。老赵太太并不是谁的太太,其实是一位终生未嫁的老姑娘,中等偏下的身材,满头灰白的头发,足有学生奶奶的年龄,没有学生叫她奶奶是学生们的奶奶都梳尕哒鬏,而赵老太太的是齐耳短发。同学们并不叫她老师,倒是各位老师们叫她赵老师。每到新的学年开始,校长都会请赵老师上台讲红旗小学校史,同时也介绍赵老师为红旗小学贡献了一生。
赵老师因年纪大了不再担任授课任务,退休后却无家可归,就在学校专司摇铃,年纪虽然大却也从未误时过。上课铃声是急促的,在大走廊由南向北摇过,上课铃响过,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会跟随着铃声疾步穿过大走廊奔向各自的教室,而学生们则屏气凝神倾听老师的脚步声,有着些许的兴奋。下课铃声是轻缓的,铃声是从大走廊由北摇起向南,因为高年级有的老师有时压堂讲课,铃声太急了会影响讲课老师的情绪的,待铃声由北向南缓慢的响过,压堂的课也基本讲完了。一年级的小豆包们刚来时还不懂铃声的意思,有时会抹着鼻涕傻愣着看老赵太太摇铃,待反应过来就会如麻雀一样吱吱喳喳的逃进教室了。铃声是老师和学生们熟悉的,铃声是亲切的,那把大铜铃摇走了一辈又一辈的懵懂,摇醒了一辈又一辈的慧聪。十年特殊时期的烈风也涤荡了这所学校。老赵太太也受到了冲击和批斗……。学生们砸烂了大走廊的窗玻璃,铲除了榆树墙和丁香树,扒挑了八个方向的甬道,老榆树也被掘土挖根,纵火焚烧,然而老榆树居然安然无恙。事后工宣队以为神奇也就作罢了。学校因没了赵老太太摇铃,在大走廊和每条小走廊结合处安装了电铃,每天尖利的铃声响过,学校俨然就是一座集中营。虽然没有电的时候,校长张永泰还会摇起大铜铃,可是再也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年冬季的中苏珍宝岛事件后,学校也深挖防空洞,也可能是地道破坏了教室的基础吧,教室成了危房,不得不扒掉重建教学楼,自此,自然是再也没了大小走廊的故事。好在那棵老榆树依然健在,依然留在一辈又一辈学生的记忆里,许多离家的学子每每回到家乡,都要看望一下老榆树,嘱咐家乡的朋友要照顾好那棵老榆树,因为那才是他们的红旗小学,是他们扎在家乡的根。
年,教学楼再次重建。沧桑陵谷,物换星移,唯独这棵老榆树历经风雨浸袭,饱受世事磨砺,仍然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凯风(笔名),原黑龙江明水县人,一位依恋故土,钟情文字的他乡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