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至,万物苏,高台大地春和景明。温室内蔬菜瓜果鲜翠水灵,养殖场内牛羊成群,田间地头机声隆隆……处处涌动着滚滚春潮。
全国“两会”召开、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省市县有关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让高台农民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期盼。这份期盼,来自过去一年农业农村工作聚焦“兴产业、保供给、促改革、稳增收”取得的丰硕成果;来自过去一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基础;来自过去一年广大干部群众持之以恒推进乡村振兴的不懈奋斗。年,全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37亿元,同比增长10.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0.3%……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农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一年之计在于春,增产增收在于勤。
走进新优高科生态田园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基地,各类种苗绿意浓浓、生机勃发。工人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穴盘装填营养基质、播种、覆盖基质、覆膜等工作。“合作社以新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推广为主,今年培育了抗病粉果西红柿、陇椒、德瑞特黄瓜等新品种,现阶段育苗量达到了多万株。”基地负责人苏江华告诉笔者。
近年来,高台县立足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按照“两翼带动、五带协同、园区引领、全域推动”的产业发展布局,坚持发展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三个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持续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持续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粮食稳产保供和高效生态农业协调发展。去年以来,建成供港蔬菜、设施西瓜、番茄、辣椒等亩以上规模种植基地9个,建设前进牧业、众一生猪等规模养殖场区28个,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1.4万亩,带动发展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17万亩,畜禽饲养总量达.56万头只。同时,深入挖掘“寒旱”特质和无公害绿色优势,培育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5个、“甘味”农产品7个,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持续宣传推介高台名特优农产品,实现农业全产链总产值36亿元以上,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农村发展动力不断集聚
南华镇明水村是一个移民村,也是高台县16个精准扶贫村之一。经过近几年的接续努力,村子已大变样:平坦的柏油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白墙灰瓦的二层小洋楼,一派崭新的气象。51岁的牛彦章告诉笔者,“我年从定西搬到高台,住的一直都是土坯房,现在的小二层洋楼住上就是好,跟城里人的生活都一样了!”
高台县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按照“整体谋划、逐步推进,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原则,突出镇村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有序推进村居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创新推行“三联四保”融资模式,累计发放贴息贷款3.2亿元,建成明水村移民别墅型、碱泉子村农旅融合型等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点41个,新(改)建农户房屋1.8万户,打造连片乡村示范点个,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村)10个。扎实开展村庄清洁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范提升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建成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1.05万座、公厕座。深入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推广“一庭三所+”“民情快递”等做法,骆驼城镇、东联村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典型经验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农村更加美丽和谐,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升温。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农村资源活力持续激发
日前,在宣化镇乐三村举行的“土地银行”分红发放仪式上,村民们按照各自托管的土地亩数,每亩地领到了元的分红。“我家一共11亩3分地托管到了土地银行,这次领到分红1多,土地租金多,总共将近元,很不错!”村民许国武高兴地告诉笔者,土地托管后,自己也从种地中解脱了出来,出门还能打工,一年下来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元。
去年,乐三村在“一村一块田”区域内推行“龙头企业+土地银行+农户”模式,把所有土地确权、整合后,存入“土地银行”,有效解决了“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矛盾,让想种地的农户优先种植,让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青壮年劳力安心在外务工,既保证了土地的适当集中和规模经营,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又从根本上保护了农民利益,实现了“多赢”。
高台县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关键举措,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戈壁农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林果、特色小杂粮、设施蔬菜+三变”的发展模式,重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升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利用效率,助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融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实现农村资产交易金额万元,经营权和地上附着物抵押担保贷款4.93亿元。积极推行“一户一块田、一企一基地”模式,累计完成土地细碎化整理4.15万亩,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构建农企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三变”改革,让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配置更合理,实现了农村资源变活、产业变强、农民变富。
来源:县委宣传部
撰稿:郭晓芸 丁秀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