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二一,爸爸领我逛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这是在我的童年时代每个孩子都会吟唱的儿歌。那时的人们把中山路及其周边一带称之为“街里”,而中山路则是当时青岛市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回顾在我生命的旅途中,真是没有少逛过街里,这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我最初逛街里是跟随着父亲去的,但是具体的情形已然忘记了。个人自己去逛街里,是从上初中开始,时间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目的很明确就是逛书店买书。那时舍不得花钱乘公交车,于是从东镇的家中走出来,沿着台东一路,黄台路,上热河路,再下胶州路,下了胶州路向右拐是新华书店中文部,向左拐是新华书店外文部,在这两个书店我都买过书。在我上高中时,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这时我也去过中山路上的新华书店,但是除了马恩列斯毛,以及鲁迅的著作,少有其他的书籍了,我也失去了淘书的兴致,自此有十几年的时间就不再去街里游逛了……
改革开放后,我又开始逛街里。这时中山路新华书店的外文部撤消,在胶州路和中山路拐角处建了一个三层楼的新华书店,中外文书就都囊括在其中了。但是,书店去得最勤,呆的时间最长的却是中山路南端的“古旧书店”。就是沿着海滨食品店向南走二、三百米,到中国影剧院过马路便是。这个书店铺面虽然不是太大,但是文史哲类的书比较齐全,最合我的胃口。现在打开书橱一看,不少书籍例如《庄子通义》,《怡情四种》,《清人生活漫步》等都是当年在这里买的。
这个时间我已经就业,手中常常有一点闲钱,所以逛街里就已经不单纯是去买书,也会去买一些小零食和日常用品。这个时候我逛“街里”一般是从中山路北端的市场三路、堂邑路那个地方开始,然后再向南向海边那个方向走去。在新时期最初的十几年里,整个中山路可谓人山人海,繁华热闹。堂邑路和市场三路拐角处有一家邮电局,我常进去发信,买邮票和杂志。
市场三路上还有一家叫做劝业商场老商场,楼上是日用百货,我常在那里买钢笔本子一类的文教用品;楼下是蔬菜店,我常在这里买的是干海货和小咸菜。从这里出来后就拐到即墨路上,这里有一个一排排大棚组成的小商品市场,这个市场几年中发展到全国闻名,徜徉其中,时常能看见外地人和外国人。作为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样板”,据说央视记者曾经几次前来采访。人多的时候真可以说是万人攒动,水泄不通。我在这里曾经买过花瓶、画框、草编、折扇和阳伞之类的用品……
逛完即墨路再回到中山路上,过马路对面就是工艺美术商店,上下三层摆满了各类艺术品,如油画,瓷瓶,玉雕根雕等等,可我并没有钱购买这些昂贵的东西,不过能尽情地欣赏一番也算过了一把瘾。从工艺美术商店出来往南走过一条小路,就是环球体育文教用品商店,店里摆满了乐器、纸笔和体育用品,记得我曾经在这里买过乒乓球、羽毛球以及象棋等物品。出门后再向南走几步就是岛城有名的劈柴院了,院内饭店毗邻,小吃繁多,我曾和内人在这里吃过水饺,个头奇小,类似元宝;还和处里的俊男靓女在这里吃过坛子肉,可谓油而不腻。
据说解放前这里曾经是吃喝游乐的场所,有人把它比作老北京的天桥、老上海的大世界。吃过饭出门横穿中山路,就是有名的青岛百货商店,老青岛们大约都会在这个商店的上上下下逛过。有一个时期商店一进门,一边是卖儿童玩具的,一边是卖点心熟肉制品的,这个布局摆了多年。我很少在这里买什么,但是却常进去看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众文化开禁的时候,最早在中山路影剧院上演的两个影片,一个是越剧《红楼梦》,一个是罗马尼亚的进口片子《齐蒲里安伯隆贝斯库》,买票都是夜间排队或者“走后门”。可是有一天当我走进这个商店时,竟有一个男店员喊住我问我要不要票,我一时间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后来我就坐在影剧院中美美地看了一场电影。
买食品我大多是到海滨食品店,在这里我常买的东西是干海货如虾皮、虾米、小鱼干等,点心常买鸭尾酥、糯米豆沙包。特别是糯米豆沙包,母亲很爱吃,我每次逛“街里”,必定要买一点回来。另外,我还会买一包橄榄,走在路上咀嚼着生津止渴。走出海滨食品店向南走过一条便路又有一个水果食品店,这里我也常常进去,我第一次在这里认识了什么是“柠檬”,什么是“波罗”。从这里出来不远就是中国影剧院,那时,每当从这里经过时就会有人偷偷地拿出一叠图片来兜售,我曾经买过几张,是外国芭蕾舞《天鹅湖》剧照,其实这是很高雅的艺术图片,但那时却只能偷着卖。
中国影剧院横穿马路对面就是文物商店和古旧书店,看完文物和书籍出门向下走,路过银行、食品店、邮电局就会来到一个露天的花卉门市部。逛了大小商店,买过零食小吃之后再来看看这些人工栽培的葱茏花草,自然是别一番情趣了。从这里出来就可以嗅到海腥的味道,因为大海和素有青岛标志之称的栈桥已然在望了……
第三个时段的逛街里,便是在退休之后,这时我有了更为充裕的时间,不必再匆匆赶路了,可以且行且停,看着眼前光景,追寻着昔日的踪影……
记得在一个夏日里,从中山路下车后,就向“劈柴院”方向走去。因为中山路改造几年,“劈柴院”的成效最为显著,游客的络绎不绝,进进出出便是证明。站在中山路上,远远就能看到院门的上方铸有“劈柴院”的字样,门口一侧一铜塑男子肩扛一婴儿站立。穿过十几米长的门洞时,可见门洞内两侧有卖小食品和饰物者,步出门洞,是一长街,只见街畔挂一牌子曰“街景”,其实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饭店而已,每家饭店的门侧都挂有长方形的招牌,如“秘方排骨”、“黄家灌汤包”、“高家锅贴”、“温州面馆”、“鸭血粉丝汤”等等。
而在长街的左右又各有一门洞,左边的门洞内是一个天井,里面只是三层楼的古香古色的客栈而已;而右边的门洞内却是颇有内涵的“江宁会馆”。进门洞后,只见一处招牌上写着:“吃饭、看戏、品茶、听曲、住宿、赏景”,由此前行十几步左拐,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一个偌大的戏院出现在眼前。只见方桌几十,坐客近半,院落的一端有一戏台,戏台上方匾额为“紫金阁”三字,台子两侧有楹联曰:“紫气东来俊才聚劈柴老院,金光普照海川汇江宁会馆”,台子内里正上方有匾额“齐风苏韵”。院落两侧一边为“江宁食府“”,一边为“京味茶汤”。只见许多看客都在引颈朝向戏台,随之看去,原来几个票友正在台下粉墨准备登场……
出劈柴院行至中山路南端,过地下通道行至地面,已是太平路沿海栈桥一侧。来到这里可以见到路边人行道上有许多游商浮贩,有卖小吃的,有卖旅游纪念品的,就是加工的海螺、贝壳和珍珠之类。站在这里往栈桥一看,海边及桥上熙熙攘攘,游人如织,夏季是青岛最好的季节,由此可见一斑。
栈桥桥长约米,海水中一端有阁名曰“回澜”。回澜阁一带,游人更为集中,只见许多游客趴在阁周护墙上远眺来往游船,远山近海,快艇轰鸣,犁出长长的浪花,令人赏心悦目。护墙尽头,可见许多人在围观一跳水老者,此人约六十开外,皮肤黝黑,身姿矫健,不断地从护墙上跳入水中,赢得阵阵喝彩声。而回澜阁此时正打出“民俗展览”的招牌,门边一服务生正在喊话招徕顾客,说其中有民俗表演,有鲨鱼、有海龟展览,有高清望远镜云云。在桥上以及出桥后,还可以不时看到打着小旗子的一队队外地来的旅游者......
在年复一年的逛街里中,我熟悉了社会百态,了解了民俗风情,看到了社会变迁……青岛“街里”的中山路,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济南的泉城路一样,是中国一百多年以来,最摩登,最现代,最繁华,最热闹的街道之一。“街里”,中山路,昔日的光景至今还为老青岛们津津乐道,作为大青岛的光辉起点和百年繁华,她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