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吴正鑫
题字:徐伟武
:沈耀明,福建省诏安县人。年出生,号墨缘居主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诏安画派研究中心研究员,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诏安县书画收藏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诏安画派初探》《诏安书画史》《诏安古村落选萃》《收藏鉴赏文集》《沈瑞舟印存》。特邀主编《诏安沈氏宗谱》《东沈族谱》《诏安历代台缘书画家作品选》《诏安当代台缘书画家作品选》《拾贝》《重塑诏安县文昌宫神像活动纪念册》。论文《诏安书画源流及影响》《对诏安画派的研究与认识》《诏安画派对台湾的传播及影响》先后入选福建省第三届、第六届画乡学术研讨会、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同时,有近百篇鉴赏文章发表于《中国书画报》等全国性刊物。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和铜匾。
东城村“赵元帅府”
沈耀明东城村始于明洪武年间,以沈氏九世祖谥号“东城”为名,至今已有七百年之历史。其时开居东城村的始祖九世东城祖,讳一官,称处士。明洪武年间初,定居于诏安城东门内草庙边的白水庵附近(庵已毁),至明永乐年间移居于旧城南门外洪桃井洪氏员外大宅边。当时这一带为许、方、洪、施、黄、董、巫等诸姓杂居所在。沈氏九世东城祖后裔居此五代后,男女裔孙增至二百余口,成为当时一大氏族,此后几经发展,至明末东城村则成为姓沈聚居的大村落。
目前,东城祖房人口达一万余人,东城村境内庙宇众多,主要有赵元帅府、功臣庙、长兴庙、东里庙、建隆庙、田元帅府等。据传,赵元帅府管财,田元帅府管粮,寓意保佑东城村民有财、有粮。所以这两座庙成为东城村民的精神家园和祈求生活美好向往的地方,历代以来香火旺盛。
赵元帅府俗称西里庙、下庙(以下简称下庙)。溯其源,原与顶庙(建隆)庙址同在县西门龟脚仔(地名)。明嘉靖间诏安建县,下庙遂移址于东城村西里(今沈氏大宗祠)西侧。庙坐北向南,主祀财神爷赵公明(俗称爷公),礼祀土地公妈、祈山侯(王公)、武德侯(祖公)、文武百官诸神像。系东城全村(包括南关东里)保障庙,俗称地头庙。
图一、赵元帅府(下庙)全景
图二、下庙庙前古榕景观图三、下庙西畔榕坛、管理房
下庙主要建筑物有拜亭、主殿,西侧附建管理房及榕公神坛等。主殿和拜亭建筑面积分别为:主殿50平方米(面阔7.5米,深6.75米),拜亭33平方米(面阔7.5米,深4.4米)。庙埕广阔,占地面积约平方米。
据传,下庙古时是诏邑的一处胜迹。门对南山第一峰,峰峦挺秀、山脉逶迤,犹如一道美丽的画屏。庙西侧有主干虬曲的古榕,成片的灌木和稻田,冬天可见枯木寒鸦,夏日可览百雀归巢。庙旁“西库塘”广阔,水清如镜,与毗邻沈氏大宗祠的“月眉塘”、明宪祖祠的“庙前塘”、功臣庙(南坛)前的“庙塘”连成一片,环绕在东城村的南面,与郊外不远处的仕渡村“下水片”连成一片,构成一幅水乡美景。水鸟飞翔,其境如诗似画。如今沧海巨变,往事随风淡印痕,一片“水乡”都不见?步入庙埕,遥望南峰竞秀、云兴霞蔚,仍美丽如画、风光依旧。
拜亭筑于主殿前,乙丑年()修复,为混泥土四垂结构。亭由外及内、上方正中悬挂“下庙”横匾和过厅彩“大赛祈安”横披。亭顶上剪瓷雕“双龙戏珠”,栩栩如生、逼真传神。亭内对联二副:其一,“武财神掌天地金融权柄,元帅爷佑黎民百姓康宁。”其二,“摇钱树金银满挂,聚宝盆昼夜生财。”
图四、下庙拜亭剪瓷雕“双龙戏珠”
图五、下庙拜亭内景
正殿大门绘门神秦琼、尉迟恭神像,各立左右、神态威猛。门楣石匾题“赵元帅府”,楷书风格,行笔沉稳,端庄凝重。门石联:“元府焕彩燈烛辉煌,帅德流芳威灵显赫。”正殿内,神坛正中供奉泥塑雕像赵公明元帅,黑面浓须,头戴铁冠,左手执鞭,身跨黑虎,威严凛然。神坛前置供桌,礼祀土地公妈诸神像,神坛左右摆设执事、廻避木牌,上方悬挂“神光普照”木匾。大殿立石柱计四柱,横樑为三载。横樑为穿樑式结构,雕樑画栋,美轮美奂。石柱挂木匾联为:“驱雷役电奋力除疫,跨虎执鞭秉公理财。”读此联,方知赵公明元帅爷为武财神,不仅管财,而且首在以为民除疫为职,确是保护一方百姓之神灵。据《东城沈氏宗谱》记载,赵元帅府原联为:“手执金鞭除世孽,身骑猛虎护群生。”其联句内涵也是“除世孽”和“护群生”的武财神。正因为如此,赵元帅爷历代以来成为广大信众崇拜和威振四方的保护神。
图六、赵元帅府(下庙)主殿大门石匾额、石对联
图七、主殿内主祀赵公明元帅,礼祀土地公妈神像
图八、主殿内木匾对联
据相关资料载述:赵公明,又名赵玄坛、黑虎玄坛,道教所信奉的财神,传说他能以役雷驭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赵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
下庙香火旺盛,常年拜谒赵元帅的信众络绎不绝。每年农历三月十四日,东城村民隆重举办赵元帅(爷公)圣诞节庆,农历十月十三日举办赵元帅府(下庙)大赛祈安民俗活动。在这两次活动中,东城都会恭迎武德侯(祖公)、祈山圣侯(王公)神像到下庙让村民朝拜。一时远近香客及海内外信众、台湾同胞也慕其神灵纷纷到此进香隆盛奉祀,祈求平安幸福、财源广进、事业有成。
同时,庙内西墙立碑记一方,特录之,以供信众、来者一读。
《重修下庙石碑》
先生沈碎齐
下庙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数百年,庙宇虽不大,历史悠久。庙址坐北朝南,面向南山第一峰,山峦挺秀、气势磅礴、风景奇丽。庙前有榕树一株,苍翠碧绿、枝荣叶茂、四季常青、与西库塘毗连,树水相映、天光云影、山明水秀。庄严的庙宇屹立于东城村西,系本乡最早的一座庙宇。因年久失修,残破坍圮,今堪虞。为保存悠久的庙宇古迹,世代村民崇祀千秋。赵公相传秦时得道于终南山,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威灵显赫,令人崇敬。
甲子年间,华侨倡议,由十多人首先发起募捐,乡亲热心赞成慷慨解囊,出资捐助相继筹款万多元,于乙丑年()夏,推选董、理二会,责成立即动工兴修庙宇,扩建四垂亭,重塑金尊,修葺一新,业已落成。爰将乐捐芳名碑左。
年6月8日定稿于墨缘居
篆刻:钟金溪
双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