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志愿者的自我防护措施
根据目前已知情况来看,该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存在粪-口传播可能性。因此志愿者要做到:
1.外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必须戴好口罩。
口罩选择的大原则是:
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至少应配戴其他口罩。
佩戴口罩方法:
口罩使用注意事项口罩属于一次性用品,有效持续时间一般约为4小时,因而要定时更换口罩,如果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必须立即更换。一次性口罩一旦摘下,不要重复使用。
口罩丢弃方法:
2.在咳嗽、喷嚏的时候在自身发生咳嗽、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不要朝向有人的地方。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有害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有条件的可用消毒液擦拭肘部掩鼻衣物。
3.勤洗手,随身携带酒精消毒产品“接触”是很多病毒的重要传播方式,保持手部卫生很关键。
大原则是: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准备方便携带的酒精消毒产品。尽可能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洗手,请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清洗,每一步不少于5次。也可以选择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湿巾做好手部清洁。注意查看产品说明,酒精含量至少要超过60%才有效。
无论何时,只要觉得接触了可疑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可疑污染物品时,都请勤洗手!!!
洗手方法:
4.与有可疑症状的人接触时如果在志愿服务期间,遇到可疑症状对象,请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不得摘下口罩,交谈时最好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如果和可疑症状对象距离较近,应该注意消毒。可以用携带的快速消毒产品,对扶手、座椅、小桌板等身体能够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清洁处理。及时洗手,对随身物品进行消毒,并及时清洗穿戴衣物。
(二)志愿者居家防护措施
志愿者在回家后,不仅要告知身边的亲属如何做到居家防护,更要告知他们关于此次疫情的情况,以理智的态度面对,做好自我防护,等待疫情的结束。为此,我们提倡以下措施: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告知家属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走亲访友等活动请先暂停。如果要出门去集市或超市等场所,务必带好口罩,既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这段时间,如有出现身体不适感,医院时,也需戴口罩,请先去未医院医院诊治。
当然,若是出现发热不适,请一定前往当地设置的发热门诊进行诊治。
2.做好自身清洁工作志愿者每次出门回家后,要及时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清洗双手,并更换衣物。不要随地吐痰,并注意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清淡营养,适度运动锻炼,不断增强身体免疫力。
3.请不要吃野味,尽量避免接触家禽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口舌享受,埋下健康的隐患。请不要近距离接触、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同时,也勿在无保护措施下接触家畜家禽。
4.家属中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
(1)咳嗽,咳痰,鼻塞、流涕
(2)呕吐、腹痛、腹泻
(3)发热(体温38℃)
(4)日常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
(5)深呼吸时感到疼痛
(6)心跳加快
(7)感冒或流感好转后,突然病情恶化
(8)寒战
(9)纳差、乏力、肌肉酸痛
5.不信谣、不传谣全国上下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请不要听信未经权威部门证实的消息、药方等,有关部门会及时面向社会通报信息。
6、居家可采取的消毒措施常通风最重要,勤洗手很有效。家里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消毒,对于一些接触易脏的地方如门把手、桌椅背和扶手等,可用mg/L含氯消毒剂或mg/L复合季铵盐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
(三)志愿者心理防护措施
参加疫情应对防控的后方志愿者,心态上较易出现过度疲劳和紧张,甚至耗竭,或过度亢奋,拒绝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证自己的健康。
可采取如下措施:1.参与救援前应主动加强对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了解应激反应,学习应对应激、调控情绪的方法。通过预防性晤谈、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等方式,在心理上对应激有所准备;
2.合理排班,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饮食;
3.如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健康服务,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进行线上心理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面对面心理危机干预。持续2周不缓解且影响工作者,需由精神科进行评估诊治;
4.如已发生应激症状,应当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5.政策宣教、鼓励面对现实、配合居家观察;
6.正确的信息传播和交流,释放紧张情绪;
7.不歧视患病、疑病人群;
8.提醒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饮酒、吸烟等)
▍审核:赵宣任
▍编辑:共青团明水县委员会
识别